2023年1月18日 星期三

簡單的概念不簡單續--為什麼是第一桶金(What's So Special About the 1 Million NTD?)

抬頭:舊曆年放10天
空你機挖,又到了肥宅碎碎念時間。今年舊曆年放10天,好在之前Steam特價時肥宅拿公司點數換來的禮品卡買了7個遊戲,看來可以瘋狂瑟瑟了(?)

遊戲庫裡面要隨時都充滿能量


第一桶金的特別性在哪裡?


這只是前幾天洗澡想到的雜談

話先說在前頭,肥宅不是覺得很快有第一桶金就好棒棒,沒有第一桶金就次等,這裡不是要講這種事情。最近喜歡用很簡易的數學來思考事情(就如同前幾天寫的2023第一次再平衡那篇),所以才把思緒擴展到其他的地方。主旨是以小學生程度的數學來說(不是在乳隔壁惡鄰居包子),應當要怎麼看待第一桶金這件事。

首先還是按照傳統看法,把第一桶金定位在100萬台幣。也許經過通膨、房價高漲等等因素,讓100萬台幣實際能買到的東西變少(例如國產休旅車,這不是在臭),但出社會後應該還是有不少人把手上流動資產有百萬台幣定為標竿。而不論這百萬是在股票、債券、現金等等,個人都覺得這是一件好事。

以肥宅一路走來的論點流動資產需要框一部份起來當作緊急預備金,假設不管怎樣一個月總是要支出兩萬五;故這100萬中,實際能動用作為投資或購買其他資產的是70萬元。若麥克米拉先生(大家的日本語マイク ・ミラー)把70萬元全部投入元大50,以封關前價格118.1可以買到5927股(現在有零股交易別忘了XD)。依照新聞首季配息可以領到2.6元每張,所以首季就可以得到15410元。或者利用過往平均配息率3.2%來看,這70萬每年若都有順利填息,可以替米拉桑帶來22400的額外收入,除以12個月等於每月多出1867元。

平均殖利率我是從Goodinfo找到的
https://goodinfo.tw/tw/StockDividendPolicy.asp?STOCK_ID=0050&SHOW_ROTC=

到這邊應該就會有人覺得動用了70萬元每個月只能多出1867元,連馬娘7500蘿蔔包都課不到了到底是在想什麼?有這種想法的人建議再思考一下上次你老闆替你加薪1800元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了(?) 

而且投資這種事情不只配息,也該考慮到股價的成長。0050從成立以來即使遭逢08年的金融海嘯與去年升息造成的壓力,年化報酬率都還有6%以上。上述的數字要再乘上2。再想想,上次老闆幫你加3734元已經是多久之前的事情(??)

這樣就課的起馬娘的7500蘿蔔惹

反過來說,另一位山田先生他只有50萬,扣掉緊急預備金之後能投入的只有20萬。做同樣的事情可以獲得的一年總報酬是12800,每個月是1067元。一來一往之間米拉每個月都可以拿7500但是山田要存3個月才能有7500蘿蔔,米拉動不動就保底抽就是這樣(?)

另外在這邊肥宅要導入一個概念:Rolling Return。滾動回報的重點在於當領到現金股息時不是拿去課金而是再買入更多的部位,0050的狀況來說即使經歷了5次比較明顯的下跌,15年的滾動回報約莫落在8%以上(資料是2022/07月時,新聞連結)

假設兩位都很自制,不會像肥宅整天うまぴょい!うまぴょい!然後以原始部位70萬與20萬開跑去拉Execel表格就會變成這個樣子:




當然大家都知道不可能是每年穩定8%在成長,個別年頭起起伏伏很大,所以穩定報酬不是我想表達的。而是15年的滾動報酬率在統計上會告訴你終值就差不多是那回事,只要不離場的話,在第10年米拉就把原始差距50萬拉開2倍變100萬,而再過5年就拉開3倍變成150萬。想想人生的工作時間,有多少5年跟10年可以拿來累積?機會就在一瞬之間,越早開始越好。

而這篇文肥宅想表達的是:第一桶金的意義是在於扣除緊急預備金後,可以在長期投入時比較有效累積資產的一個門檻。其他例如緊急預備金要準備多少?為什麼要有緊急預備金?為什麼不能全部歐印等等的觀點,肥宅之前的文章都有寫了,就不再贅述。

在考慮人生理財或者看相關文章的時候,拿出簡單的數學來計算這樣的想法合理或者不合理,應該就能把思考拓展的更多一些。

最後當然是要有警告標語:
警示語:  ”肥宅資本”為本人獨資的搞笑虛構自以為是私募基金。 此文僅為分享,與美國券商與基金與公司無任何利益往來,也並不應該視為招攬等情事。資料為這些公司官網而來,肥宅不保證正確性。投資人看完文後投資這些基金或股票應對自己的選擇負全部責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