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5日 星期二

戰事變化多端與有的沒的後續

抬頭:榮光歸烏克蘭
空你機挖,又到了肥宅碎碎念時間。這一篇原是想在昨天周日的時候來慢慢寫,不過由於拖延症加上自己鑽牛角尖,所以就搞到禮拜一唸完日文開始作業。
2022除了疫情外,突然的很不平靜又爆發了一場戰爭!地獄的Meme:天啟四騎士現在瘟疫跟戰爭都陸續發生,而入侵者與被入侵者又正好是世界上主要小麥產國...實在是很擔心按順序真的就是飢荒了。


肥宅對烏克蘭的一些幫助,2/22捐給savelife與烏克蘭紅十字會,3/9再捐給savelife一次因為看俄羅斯越看越火大。


肥宅的軍事講堂

回歸老本行來談一下

要認識肥宅超過17年應該才會知道這個傢伙本來有軍宅成份,在年輕的時候(20代那個時候吧)為了賺零用錢跟買書的費用,曾經在軍事雜誌寫過幾篇稿賺過一些稿費(主要對陸上比較熟,海空就只是懂基本的而已),然後跟著去航展與採訪小跟班、還有在一些論壇上跟同好討論、寫寫廢文。當然那時候用的名字不是某餓,也不是癡漢(是打生存遊戲時因為阿宅興趣才被叫做癡漢的)。

以前去當小跟班去採訪的時候還搭過兵整中心主任的順風車XD

後來沒有什麼新的輸出加上興趣也沒那麼濃厚就淡出了,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個人只喜歡不停的閱讀資訊,卻不太愛分享跟輸出,個性上也越來越扭曲孤僻也就沒往那個方向發展(附帶一提,10幾年前考碩士時的確我有把考中正大學的戰研所列入選項之一) 畢竟還是興趣之一,不能說是非常了解,只能說是有一定的常識與知識罷了(但這也影響肥宅投資美股的起家厝是買洛克希德馬丁XDDDD)。
跟肥宅最愛的F-15合拍,那時候我還很瘦(?)


由於烏俄戰事還在進行,後面還有很多變化,但肥宅想提一些到目前為止已知與分享自己的觀察。2/16左右肥宅在FB就提到可能會做軍事行動(就是我說1960年代匈牙利被搞過一次<--但這邊年代記錯應該是1956年。但當時認為比較可能是承認兩共和國獨立+俄國假意維和進駐,或者操縱傭兵打代理人戰爭),主要情報資訊來自2/14 CITeam的一篇文章(文章連結),當時撇過一眼就覺得很在意;因為很少人討論的布良斯克出現了從西伯利亞來的41th軍與中央軍區的90th戰車師,另外庫斯克方向出現了T-80BVM(200th摩步師,北極軍區)加上有新聞說衛星拍到野戰醫院,但我也只是心裡懷疑即使是演習也不該有大規模的蓋野戰醫院這回事。

自2/24以來,肥宅個人看法還是比較傾向:
原本的劇本是奪下制空權->機降空降佔領基輔附近任一機場->空降兵帶裝甲車進機場配合裝甲矛頭進首都->抓政治首腦扶植親俄政權->後續梯隊進基輔維持治安;其他卡爾可夫、兩共和國、克里米亞都是能打多少是多少,反正有壓住就算多的。因為這個劇本曾發生於1956年蘇聯在匈牙利的10月鎮壓與11月的旋風行動、1968年蘇聯華約入侵捷克的多瑙河行動、1979年入侵阿富汗...要說是外科手術也好或者斬首戰也好,但不太能說是閃擊戰XD 但這是前蘇聯對隔壁小弟慣用的一種手法就是了。

結果在第一步就沒達成,第二步下來機降成功結果被烏軍機動部隊圍爐無法完全控制機場,第三步BMD下不來加上裝甲矛頭被層層的NLAW與聖標槍莉亞射成豬頭卡關....

現在看到的戰爭形勢也就是幾位專家說的標準傳統的"大縱深"個人認為是因為前述劇本在72hr內完全失敗所以才發生,個人不認為一開始俄軍是想要打傳統戰法;因為從俄軍發生的幾次弔詭狀況來看(什麼警察局借油、俄羅斯治安警察與特警開進去紅區被烏軍端掉...),底下軍士官不知道要打仗而中高階覺得烏克蘭不會抵抗。在2/28看到貪食蛇車隊肥宅在FB說道:"最糟的狀況可能發生,烏軍無法攔阻這個車隊於是補給流入俄軍,俄軍有補給攻城卻沒有辦法精準打掉烏軍火力點,就會變成以人換人的巷戰"。從此就變成從2月底到今天為止的消耗戰,軍事或者政治並不是發生A就會是B然後接著就是C;而是A1發生後,下一步可能會是a1/a2/a3等數種狀況,而A1不發生可能接著是b1/b2/b3等等N種情況而每種狀況底下又還會有分支還可能同時發生。

肥宅覺得值得觀察的有幾點:
1.俄軍把所有可以犯的錯誤都犯了,才會有明明軍事實力帳面差很多但卻打得很掙扎。外科手術失敗後,戰事拖長而又是這個季節,冬將軍跟泥將軍直接出來秀一波;預設短期決戰沒有準備足夠的補給與燃料,空軍看來妥善率與準備也不足以壓制與CAS;預設不需打硬仗的義務役卻碰到激烈抵抗而士氣不佳(義務役本來就是一種適合守備家鄉而不適合入侵打仗的部隊)...
軍事上跟投資上都是一樣的,不是比誰贏的比較多,是誰犯的錯誤比較少。

2.俄國情報很糟。覺得澤倫斯基與底下軍隊不會有很強力的抵抗,結果斯基一聲鎮守基輔加上優秀的宣傳,烏軍與民眾為了保衛家園士氣大振。而且其實兩個要獨立的共和國中,本來有半數土地沒有被親俄民兵佔據,頓內次克更超過半數民眾是烏克蘭人。

頓內次克州,圖片來自維基(連結)

3.將軍們在用上一場仗的思維打未來戰爭(原本是李德哈特批評老將軍,富勒將軍的書應該也有同樣概念)。個人認為俄軍與領導階層應該受到2008南奧塞提亞戰爭在喬治亞與2014年克里米亞的經驗,覺得特種部隊+兩三萬部隊進去佔領政治中樞對方就會就範。
這也跟投資一樣,很多人不是也都用去年的基金績效來決定今年要買什麼類型的基金嗎XD?

4.烏軍自2014克里米亞事件後改革有成。有看過一個說法如果2014年俄軍順勢把烏克蘭首府拿下來,也許真能順利掌握一個魁儡國。但2014被拿走克里米亞後,烏克蘭軍隊開始與北約軍隊共同訓練,顯然有不錯成效。米國陸戰隊在2月之前的自己的兵棋推演結論與現在戰局很接近(PTT有網友翻譯),唯一很大差別在於在兵棋推演時預設烏軍主力會離開城市找尋俄軍機動部隊接戰但損失頗重,結論是應該龜在城市或守軍工事以防空圈為依託漸次消耗對手....而烏軍實戰時做到了這點,搭配歐美的單兵武器援助讓守方有更多武器可以消耗。

5.套一下自己在FB的說猜測烏軍打法:一部分正規軍守著幾個預設陣地,剩下機動部隊與民兵跑去打游擊摘掉補給線,導致俄軍沒有足夠的衝擊力;俄軍貪食蛇車隊在區域不穩加上泥將軍下就只能塞在路上自己吃掉要送去前線的補給(主要是燃油)。
另外在3/2有寫到:事態往最不好的狀況發展中,亦即是俄軍用傳統打法各城市進入巷戰與重砲+火箭彈以重量硬壓。毋庸置疑這樣會攻下都市(夠多時間與夠多砲彈的話,但個人認為俄軍兩者皆無),但死傷與仇恨會是最慘烈的。
這邊有提到俄國全開戰爭機器的確可以靠重量硬壓,但這是雙面刃。前線要這樣做就要更多的補給開銷、更快的消耗金錢與庫存,但歐美經濟制裁跟裝備支援下,卻反倒讓俄羅斯必須速戰速決。

6.承上,普羅大眾都被米軍或米國電影慣壞了,以為精準打擊跟補給就是那麼回事。世界第一的米軍做得到,那前五強應該也做得到。
而事實證明還是只有美軍可以這麼做XDDD

全球快遞保證

提個二次大戰末的事,如果蘇聯沒有得到美國給的卡車(約35萬輛),是沒辦法在東線跟德軍打大砲兵破壞與大縱深戰法,因為往前推補給線就直接死掉了,所有攻勢會打到一半停住(咦?現在不就是...),然後再被德軍推回去變成拉鋸戰而不是大反攻。

7.這次戰爭結束也許會造成兩件軍事改革:俄國應該會檢討BTG(Battalion Tactical Group)的合宜性,對於小規模戰爭可行但碰到正規作戰有很多問題。烏克蘭軍的現代化方向則應該會長得跟波蘭一樣:空軍直接往高妥善易保養的北約化走,陸軍則是邊翻修可自製的然後訂購歐美武器慢慢換維持很長一段的雙系統。

8.個人覺得:俄國領導層或說普丁個人目的就在第三次和談俄國開出的條件。所以三小亞速營、種族滅絕、跟北約要當朋友會影響俄羅斯安全所以切八段什麼的其實都是隨便找來用來填塞的出兵的藉口而已,看到去討論那幾點的論述建議直接略過因為沒有什麼內涵。以條件來說a.中立化+去軍事化(武器清單還要俄羅斯看過)+不加入其他集團還要寫入憲法=變成我俄羅斯的魁儡國。b.承認兩共和國獨立=我俄羅斯多兩個魁儡國。c.承認克里米亞主權=啊就是我的。 所以入侵說穿了就是統一大俄羅斯夢而已,沒有別的事情。
同理,一開始看輕美國情報說要打仗的情報還冷嘲熱諷的那些人,也不用看它其他論述了,一點判斷力都沒有。

9.延伸8來說,何謂勝利?個人認為俄羅斯達到abc三點謂之勝利,只有bc可能國內也無法接受這些損失。
以烏克蘭來說在沒有歐美無法給重裝備支援下只能防守拖延,要收復失土或反推也很困難(起碼現在不可能,如果俄軍繼續當運輸大隊長就很難說)。唯一的一點點優勢就是烏克蘭要做到的不是勝利,而是"不輸"。不要在軍事上有過多的潰敗,就無法讓俄羅斯達成勝利條件。

10.土耳其是最大贏家(TB2),其次會是英國的聖恩洛利亞(NLAW)與美國的聖標槍莉亞(Javelin);俄製戰車與反應裝甲可能好一陣子在外銷市場會吃鱉...

11.滿多人以烏軍在飛彈與反裝甲火箭活躍下有效對抗俄軍認定台灣也要插滿箭塔,概念上不錯但肥宅反倒認為要加強電子作戰與抗干擾。畢竟(雷達)要看得見(飛彈)才能打得到,而且滿多戰果可能是在北約系統的TB2無人機幫忙輸送情報。以鄰居日本為例,他們有各式陸射飛彈(不管自製或購買),但他們也相當注重情報傳輸與電戰系統。
這邊需要自衛隊的武器照片所以隨便放一張很久以前在廣報館拍的

12.有看到一種論述是台灣不應該過度與烏克蘭站在同邊也不要過度的敵視俄羅斯,因為烏克蘭賣很多武器技術例如瓦良格號航母跟野牛級氣墊登陸艇給中國而俄國相對友善。...哈囉?有事嗎?我在FB有列過俄羅斯賣給中國的東西與技術部份節錄於下:AL-31發動機、Su-27、Su-30MKK與其上的R-77、Su-35、956驅逐艦(北約代號Sovremenny,現代級)與其上的P270(3M80E、北約代號SS-N-22 日炙超音速反艦飛彈)、636潛艦(北約代號Kilo,基洛級) 、S-300/S-400防空系統這一整排幾乎就是中國武力在21世紀現代化奠基的第一步,也是在2000年後對台灣的最大威脅。沒有AL-31就不會有渦扇10(嘛,不過核心來自CFM56)、沒有Su-27就沒有國產化的殲11、沒有Su-30MKK就沒有殲16、沒有R-77就不會有PL-12、沒有S-300就不會有HQ-9。
上面這樣看起來,烏克蘭頂多只能稱作是錦上添花。或這麼說好了,烏克蘭戰勝,俄羅斯與烏克蘭會繼續賣軍事武器與技術給中國;烏克蘭戰敗,那就是俄羅斯跟魁儡化的烏克蘭會繼續賣軍事武器與技術給中國....所以是差在哪裡?用輸出軍事武器與技術來當作一種各打五十大板的標準,肥宅無法苟同。

以上,肥宅軍事講堂結束。

有的沒有的

說明一下幾件事後續的狀況

日本語能力檢定N2 PASS的證書寄到了,所以肥宅決定在這裡再炫耀一波。

肥宅也曾經通過舊制二級,新舊比一比


房子後來有成功收到尾款(只有幾十萬,鄉下房子不值錢),不過地上物部份交易價格必須要計入明年肥宅的所得稅(救命),就跟老爸商量分我一點XD
後來老爸給我三分之二(有說過不用那麼多,只需要繳稅的部份...但老爸很堅持),除了保留稅款以外剩下的也要好好考慮怎麼投入這筆錢。戰爭爆發之後,就讓肥宅更審慎起來,應該會分兵三千、兵分三千路吧(????)。暫時不會採用一筆全部投入的方式(已經拿一些先放富邦奈米投),畢竟還有升息在後,但陸續換美元是正在做的。

但是看著券商帳戶數字實在開心不起來XDDDD

前面長篇大論了一堆,既然肥宅判斷戰爭或至少小規模衝突會發生,為什麼不把資產賣掉等著低接?答案前面也有談到,事態是有很多種可能性的,而我沒辦法預測會在五天、十天、一個月、三個月發生,只能說可能性很高。這種提前賣掉之後低接回來搞得像神明或先知的行為肥宅做不到,而且如果整體資產本來就可以承受足夠的風險,那麼提早反應是不必要的。真正碰到很嚴重的狀況例如兩年前的三月,就按照比率再平衡回來就好了。

但有改訂了失業SOP,確保急用金跟步驟順序

嘉信的支票本依然不知道寄到哪裡去。

最後常態性的警告標語:
警示語:  ”肥宅資本”為本人獨資的搞笑虛構自以為是私募基金。 此文僅為分享,與美國券商與基金與公司無任何利益往來,也並不應該視為招攬等情事,資料為這些公司官網而來,肥宅不保證正確性。投資人看完文後投資這些基金或股票應對自己的選擇負全部責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