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

休養中,閒聊房子這件事(2020 WW43)

抬頭:感冒中
空你機挖,又到了肥宅碎碎念時間。周末因為自己的疏忽結果感冒,事由是因為去游泳但是懶得帶外套只穿了件長袖去,離開時雖然有先把頭髮吹了半乾但在外面被風吹了一陣子加上只有長袖沒有帽子,就這樣感冒了。所以肥宅決定這一篇用最簡短的方式寫一寫就好。
還是要稍微炫耀一下買了新的CD,10/21在日本亞馬遜下單,10/23就寄到家了。



房子的話題


這周回去看肥宅爸的時候,聊到不少跟房子有關的話題,從目前有的老房子講到周邊鄰居的八卦。所謂的老房子是真的很老,就是那種35年起跳的老房,混凝土都會剝落的那種。在台北市這樣的老房有機會等都更,但殘酷一點說雙北以外的地方持有它除了拿來自住或當倉庫以外,實在是沒有什麼價值可言;光重新整修或水電管路重拉就是一大筆開銷,如果是像老爸住的那種小村莊的超老舊連棟建築(40年up),除了拉鐵皮在外面遮風避雨外,再整修的價值真的很低。
除了整修麻煩外,鄉下外流人口多,繼承的人根本也不願意整理(包括肥宅,這樣的房真的要整修不如打掉重練,說不定還便宜很多;之前想賣問代書開的價格只有幾十萬,連拿去銀行抵押都有困難,肥宅爸說要不要考慮去農會抵押掉XD),這也是常見的鄉下老屋搞到窗戶破掉整個裡面亂糟糟但也沒人管的狀況。原則上對晚輩來說這些尾大不掉的老屋肥宅跟肥宅爸都有共識,就等到沒人住的時候就直接處理掉了。
而聊到的八卦是跟時下各位有為青年有關。從肥宅爸口中聽到某位鄰居(就稱作鄉民A吧)的兒子跟肥宅一樣是台北打工仔,而且對方是結婚生子不像肥宅根本臭酸肥一個。說每次兒子回來都帶鄉民A去吃牛排館,然後ㄎㄠˊ ㄕㄟˋ肥宅爸沒上過牛排館。但平常生活,鄉民A是吃社區供餐(幾百元一個月午餐),肥宅爸是天天去自助餐館吃他要吃的。歸根究底其實是鄉民A已經沒有太多餘裕了,而兒子在台北結婚生子還在新北買房,鄉民A贊助了兒子一筆錢,房子買了還有房貸要還,導致兒子回來也沒有多餘的錢再拿給鄉民A.........

典型的三明治族群出現了

這也凸顯一個問題....你以為肥宅要說雙北房價太貴?

當然不是,問題是出在個人財務規劃上好嗎?現在早就不是過去那種牙一咬硬撐過去的時代。當以前待在同間公司一輩子的終身雇用制消失殆盡之後,每個人都該認知職涯會有多重變化與風險在,減薪、裁員、轉換跑道都是常發生的事。既然如此,個人理財的首要當然是抓出一些安全值跟風險控管。硬幹當然不是不行,只是碰到大條的事件(裁員失業、有人住院、長輩需要長照等...)會很快讓家庭進入困境。外界的變化要改變很慢(例如房價要讓他跌需要很多措施,不要太期待),只能先從自己做起準備,拋棄一些舊的觀念考慮好自己的人生(房子一定要自己的,什麼都要自己的,肥宅也很希望新垣結衣還有彩姊是我的啊淦!)

這樣聽起來是不是很拋棄社會責任,照這樣說大家都不生小孩為了減少負擔,誰來解決少子化?肥宅是這樣想啦,再談這之前可以先讓老爸選想吃的東西而非社區資源、不要買房得請老爸用他的錢幫忙、當老爸有困難的時候可以出手、讓老爸的錢能用在他自己身上過得舒服,先扛起自己的責任再來大談社會責任OK?讓長輩不要擔心晚輩的經濟責任應該是在社會工作一段時間最基本的要求吧!(肥宅寫"出社會一段時間"而非出社會,是因為社會新鮮人真的很辛苦,穩定工作或穩定收入需要幾年時間累積,又不是什麼找5G人才要求有8年5G經驗的那種XDD)

對肥宅來說,做不到就老實說做不到;挑戰自己極限不是挑戰離無法挽救的距離有多短;不要打腫臉充胖子,而是本來就是胖子。

P.s: 
肥宅爸:買房子至少要存到50%的錢才能買,不要靠只有頭期兩成就衝。
肥宅:我有那個錢就全拿去買台積電了誰跟你買房子。

雜談


這邊只是想看圖說故事

Intel在10/24示範了一次什麼叫做財報優於預期但股票-10%的狀況,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沒有護國神G還敢挑戰蘇嬤的大AMD(?)就是看財報其實有超多種解讀方法的wwwww 所謂優於預期只是優於分析師預期,但大家會去各自解讀未來的發展性,詳細拆解每個業務的發展狀況與潛力。最常見的就是一次性收入會帶來可觀的單季表現,而這卻不會是一直賣廠一直爽的持續性發展。

但話雖如此,好像很多人連最基本的盈虧都不看就買了,這點肥宅還滿佩服的...

最後常態性的警告標語:
警示語:  ”肥宅資本”為本人獨資的搞笑虛構自以為是私募基金。 此文僅為分享,與美國券商與基金與公司無任何利益往來,也並不應該視為招攬等情事,資料為這些公司官網而來,肥宅不保證正確性。投資人看完文後投資這些基金或股票應對自己的選擇負全部責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