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メリークリスマス、聖戰快樂(?)
空你機挖,又到了肥宅碎碎念時間。來到一年的最後一周了,總之2020最厲害的就是讓肥宅所有預期的事情都沒有做到ww 三小要去四國要去名古屋-高山-北陸要去京阪神的計畫(是有要去那麼多地方膩)全部都報銷,淦你娘武漢肺炎。
肥宅在聖誕節唯一能做的就是上網趁著各家冬季特賣狂買遊戲,就算買來沒有時間玩還是要買(其實請了假,但是哪夠...隨便一款都是一整天消失),反正現在又沒有大人管當然就是在荷包可以負擔的狀況下買啊~~
投資需要用錢目標
因為下周沒有出意外的話應該會在12/31邊看紅白邊出年報,所以這禮拜就不想談太多,反正2020最後一週的雜談隨便寫寫應該也沒關係XD
最近在看的書"耶魯操盤手-非典型成功"正好看到投資目標的配置這件事(還在前半段而已....),剛好前陣子同事好像有問過類似的事情...吧!所以想藉由雜談來大致說一下肥宅對投資目標的看法。肥宅自己覺得"用錢目標"這件事情對於投資上是很有幫助的,之前在沒有無痛存錢(文章連結)那篇文章有說過,你需要一個目標幫助你承受現在不能及時行樂的痛苦,把錢存著而遞延享受這件事;另一個附加好處是,有了一個近未來或長期的目標在前面比較不會胡思亂想操作。
拿最近一個月台股來說,從IC設計、聯電、航運、鋼鐵等等公司,每天都有某個類股族群在大漲,是不是覺得手癢癢?再加上利多新聞狂發(例如這種新聞),每個有在看股票的或多或少都會想說:哎呀~如果之前把資金換到XX類股是不是就可以怒賺好幾倍,壓身家就翻倍啊嘶嘶嘶嘶....
千萬不要這樣,拜託。
千萬不要這樣,拜託。
投資這種事情是長遠的,只要一動了這樣的念頭就趕快冷靜下來去進入聖人模式(PTT有云做重大的決定之前先尻一槍再說)。肥宅其實不反對拿點試水溫的資金去得到一點點買到飆股的快樂讓心理上有所慰藉,但真的就是一點資金(可能是月薪或者月薪*2)就好。壓身家在少數股票這種事情本身就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當你只是跟風而賠了一屁股的話我看工作上情緒也不會好到哪裡去.....至於肥宅投資大部分金額在大盤指數型ETF是因為已經說服自己人類的科技與智慧會帶來更好的生活、整體經濟也因此往前走,而經濟的向上自然在長時間後會帶著全世界大盤往上(如果人類把自己帶向地獄那留現金我看也沒用w),嚴格來說這已經接近柏格宗的信仰階段了。
看了這個有沒有心癢癢www |
而設定用錢目標外,最好要加上時間或年期,比方說:一年後2021需要4000元買ALTER ハチロク 水着Ver. 1/6(?) 或者十年後2030要重新裝潢老舊的房子的40萬開銷之類的....
首先,加上時間序列會讓你減少一點"現在就是要發大財賺爆開始燒鈔票取暖"這種幻想,可以按部就班的完成資產規劃而不受引誘;二來隨著時間往前走,必須要調整配置,因為時間一到這些資產配置(股票、公債、REIT、基金)都要轉成現金花掉。一個10年後必須要用到錢的規劃,在前1~5年可以用風險較高的規劃來試著換取比較高的報酬可能性(例如80:20的股債比),隨著越來越接近花錢的時間在第7年或第8年時大部分的資金就必須移轉到公債、定存等確定可以在第10年底收割到一定的金額。用時間加上目標與金額大小去試著反推接下來幾年要怎麼做,當一切都計畫好之後按部就班的執行就可以了。
肥宅偶爾會被問說自己持有的部位都已經某個價位了要賣股票嗎?或者是說指數已經14000點、道瓊三萬點要賣嗎?我的萬用回答通常是:現在又沒有要用錢幹嘛賣(上篇也說過,肥宅是因為配置比率而買賣不是看點數)。
肥宅會把需要用錢的幾個目標放在不一樣的位置,每一個都有它的用途,也會因為風險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標的。例如肥宅爹的退休輔助(讓肥宅爹只靠國民年金生活會餓死吧我想wwww),由於要用錢的時間點就在四五年後,加上可以損失的額度有限,所以就選奈米投裡債券比率較高(Level 2)的組合;雖然相對保守,但也減少風險避免讓肥宅爹連自助餐都不能夾條吳郭魚的窘境(?)。如果是一般人的話,不論是退休、教育經費、買房頭期款、買車都有不同的花錢時間點與不同的風險承受,所以必須要依照目的來規劃(例如買Mini的錢就算放在風險較高的資產配置也沒差,頂多就是繼續搭公車而已XDDD)。
15年後能不能當條鹹魚,取決於現在的理財觀。
最後當然是要有警告標語:
警示語: ”肥宅資本”為本人獨資的搞笑虛構自以為是私募基金。 此文僅為分享,與美國券商與基金與公司無任何利益往來,也並不應該視為招攬等情事,資料為這些公司官網而來,肥宅不保證正確性。投資人看完文後投資這些基金或股票應對自己的選擇負全部責任。
警示語: ”肥宅資本”為本人獨資的搞笑虛構自以為是私募基金。 此文僅為分享,與美國券商與基金與公司無任何利益往來,也並不應該視為招攬等情事,資料為這些公司官網而來,肥宅不保證正確性。投資人看完文後投資這些基金或股票應對自己的選擇負全部責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